加拿大租屋介紹,含溫哥華、多倫多租屋經驗談

前幾天有人問租屋,於是乎想到我一直想寫租屋的文章,都一直遲遲沒動工,那麼今天就簡單介紹加拿大租屋

有人問說租房子要不要找代辦的一起處理,我個人覺得租屋這件事情,不論是單純租房或是找homestay,其實都可以自己找(我出國一切都是自己來,從沒找過代辦說…)。當然如果有認識的人可以幫忙看一下房子,那是最好不過,但很多人跟我一樣都是自己出來,沒有親友,那麼建議先聯繫幾家,電話或email往來一下,看跟誰有緣就先住吧…。

我剛到溫哥華的時候,沒有認識人,我以胖哥將來上課方便為主的地點下手,也都是透過email詢問房價等[1]。我後來是跟台灣人租到房子,我的運氣好,找到一個非常好的房東。台灣人的好處是比較沒有文化差異,但我也不保證所有台灣人都好。

後來搬來多倫多時,正好有認識一個朋友。他有先告訴我們他認為比較好的地點後我們再開始找,委託朋友幫忙大概看一下房子。因為有朋友看過,所以剛搬來時租到的房子也還不錯。

租屋網站/管道

找房子的管道,其實可以上PPT或是當地論壇。出發到溫哥華時,我是用“I Live in Vancouver 我住溫哥華”;後來搬到大多倫多時,找過兩次房子,都是在“51”找到。若是學生,建議找找看學校的台灣社團,問問看學長姐,有人可能認識正好要畢業的,就可以介紹。我朋友的女兒就是跟一個台灣來的學姐分租房間,兩個女孩子互相有照應挺方便,家長也放心。

我剛來時,因為人生地不熟,所以先和華人住,現在混熟了,已經沒和華人分租了。如果要直接挑戰全英文環境,也可以到英文論壇找房子或home stay。

1. 批踢踢實業坊 (有溫哥華、多倫多和加拿大看板)

2. 溫哥華華人論壇

3. 多倫多華人論壇

4. 英文論壇 (全加拿大)

如果要找Homestay,我想可能還是得找代辦或學校比較容易找到摟。

水電費

水電費通常都是全包,當然有的要自己繳,租前問清楚就好,我建議找全包的比較方便。省得還要去跟水電瓦斯公司接洽。

房租、押金

房租的部份,通常都是收現金。剛租的話,多倫多這邊的房東都會收第一個月和最後一個月(當押金)的房租。如果畢業了或是要搬到其它地方的話,就是一個月提前講,然後不用付最後那一個月,就不會損失$$,錢到房東口袋後,不可能要回來的啦~~。

然後,通常這裡租房子通常不用簽約。簽約的話對房客來說有保障但是租金較高,因為可以申報抵稅;對房東則是可以逃漏稅…(不用申報租金所得)。

看房後,通常房東會要求要付訂金,可能一兩百塊,只是為了怕有人說要來住又放房東鴿子。這個也是要不回來滴,所以確定後再付。話說回來,如果不要的話,也趕快讓房東知道,人家才不會癡癡的等,擋人家財路不太好唷。

2012年剛到溫哥華的時候,我分租房子,租了一房一廳的半地下,水電全包一個月CAD$650。

溫哥華的房子

溫哥華的房子

2012年秋天搬到多倫多時,我分租兩房一廳的地下室(大陸人稱地下室為土庫),全包CAD$650一個月。後來工作地點的關係,搬到另一個也是兩房一廳的地下室,全包CAD$630一個月。

多倫多的房子

多倫多的房子

其它

延續上面的話題,第一個先講分租house的問題。因為$$的關係,像我和很多人剛來時,都是找分租的,因為我和胖哥是夫妻檔一起來,不太適合分租房間,所以我們是分租house的整層地下室(很常見喔)。分租房子要注意的就是有沒有獨立出入的門需不需要共用洗衣機要不要共用廚房。這些都會影響到租金。

剛來這裡時,很多人手頭緊(台幣當加幣花,很傷…),就分租一層樓,通常都是地下室,也有分租一樓或樓上,租金就比地下室貴多摟。住地下室優點是便宜,缺點就是冬天較冷(夏天很涼爽,舒服~~),還好這裡都有暖氣,呼。

有的house雖然分租,但也有分一房一廳或兩房一廳等不同規格。手頭OK的話,我建議盡量有獨立出入、獨立使用洗衣機和獨立的廚房,這樣比較有隱私。至於單身或學生想要認識多一點人,分租房間的話就看想住套房和雅房摟,這樣就便宜許多。不過我覺得這些都是個人喜好,僅供參考。

再來就講分租房間。剛剛說學生可以分租房間,這裡分租房間有house的房間分租,也有公寓(apartment)、管理式大廈(condo)分租。分租房間好像很單純就雅房、套房,不就差在房間有沒有廁所嘛! 但加拿大這裡因為留學生很多,大家想省錢,近學校的地方,會有獨棟的房子被裝潢成7-8個房間分租學生。有的還會“分租客廳”。

有些公寓大廈只有一房一廳或兩房一廳,因為學生都窩再房間用電腦看電視,客廳都閒置,加上大家想省錢所以出現了分租客廳的現象。通常大家就買個窗簾或啥的,把客廳的空間隔起來,就變成另一個房間。有些地段好或離學校方便的地點,為了省錢,確實可以找到分租客廳的情形,接不接受就看個人摟。

地下室(土庫)租屋經驗談

我了解很多人都沒有住地下室(大陸人稱土庫)的經驗,畢竟在台灣,很多地下室都是用來作為停車場,所以分享一下我的地下室租屋經驗。

我覺得地下室舒不舒服得看格局。多倫多地區,我住過新房子和舊房子的地下室,我個人覺得舊房子的地下室比較沒那麼深,站著可以看到戶外,所以相對舒服一點,採光通風也好;新房子的地下室很深,開窗戶都還要墊椅子,雖然還是可以看到外面,但我覺得採光不好,讓我感覺比較不舒服。有人擔心會不會陰暗,我認為也是房子本身,雖然這裡是獨棟的房子,但有些房子和隔壁距離很近,所以光線被擋住,自然就會陰暗摟。有些房子地比較大跟隔壁棟的間距也寬,採光好的話,就還是很明亮。

有些人告訴我,住地下室很潮濕,我覺得是還可以,感覺上四、五月春天融雪時比較潮濕,因為暖氣開始關了,但戶外還在融雪。其它時間冬天開暖氣,夏天又開冷氣,所以還好耶…(大概我以前住台北,所以覺得還可以接受…)。

溫哥華的話,因為地形高低起伏,如果租到的房子/房間室面向比較低的坡,採光通風就好;靠近高的坡自然就差一點。

話說回來,老外很多就算是自己的房子,也都是住/睡地下室,所以這個是很正常,不用覺得奇怪。整體來說地下室冬天相對冷(畢竟周遭都被雪覆蓋了…),所以暖氣要開夠;相對夏天就很涼爽,像我夏天就超愛地下室。

對我來說,分租是暫時性的,我目前已經找到比較好的住所沒有分租/住地下室了。可以的話,建議去看房子最準,剛來時想省錢的話,先待一陣子無坊,若遇到好房東/好住所,就住久點,遇到不好的地方,因為大部分租屋不用簽約,邊住再邊找,找到就快閃摟。如果真的真的對地下室有疑慮,那就別找自己麻煩,完全不用考慮租地下室啦!!

以上,是大致上我遇到/想到的租屋問題,以後有想到再陸續更新,有問題也不吝留言,大家互相經驗分享&交流。:)


備註
[1] 一個人、兩個人的租金是不一樣的,一定要跟未來的房東講清楚,共有幾個人要住(幾男幾女),千萬不要騙對方只有一個人,結果最後兩個人住,這樣真的很沒良心…。像我認識有人是姊妹一起出國唸書,一起租一間房間,房東就加收個五十元的水電費,其實很合理的。


延伸閱讀

加拿大租車

加拿大地大,所以要到遠一點的地方的話,除了搭公車外,其實租個車去玩也很方便,所以今天就來簡單介紹加拿大的租車吧~~。

加拿大買車除了車貸以外,每個月還要保險,加拿大的保險費又不便宜。胖哥跟我在加拿大還沒有買車,保險實在有夠高(像我們加拿大沒有開車經驗兩個人至少要CAD$250摟),上班不需要開車,又沒有小孩,用車的需求不大的情況下,我們還是考慮先不買車,要出去玩租車就行了。加拿大租車的公司有幾家,我選了幾個我覺得比較大的公司,其中,我自己在加拿大租過的是離我家方便AvisBudget。其實這些公司都大同小異,要主要差異的是價錢哩程數(每日)

加拿大很多租車的營業點營業時間都不長,我們通常都是一早取車,趁車子還車時間到前,都到租車公司的信箱或箱子就好(門市人員會告知),不管是不是營業時間都沒關係。也可以甲租乙還,但費用較高,建議大家可以自行比較。

** 有網友反應跟Avis和Budget租車遇到過overcharge的情形,胖哥和我每一陣子就會租車去玩,但從來沒遇過overcharge。這篇文章只是分享我知道的加拿大租車公司和經驗,沒有推薦或不推薦,如果大家對overcharge有擔心和疑慮,那就煩請大家自行斟酌。

租車公司

1. Avis

Avis是在台灣也有的連鎖店,以前在台灣念大學時,也都是和Avis租車去玩,來了這兒,因為地緣關係,沒想到還是Avis。:P

價錢要看車型和租車者的年紀等,就不贅述。哩程的部份,租小車沒有哩程數限制(unlimited);大車每天的哩程數限制是250公里。所以要跑長途的話,千萬要注意哩程數阿。

題外話,有一次我們只是要到近郊,所以租一般最便宜的小車,結果超lucky開到福斯的金龜車,超開心的啦!!

Avis: http://www.avis.ca/

2. Budget

因為我們目前住的地方到Budget比較方便,所以這次的假期,我們試著改跟Budget。

這次要租車,沒有想到正好遇到long weekend,所以要租的時候,網路上已經沒車啦!! 還好打電話到店裡面,現場還有車可以租(Avis的部份則是說網路沒車的話,現場就沒有車子了)。但是因為憎多粥少,現場租車不但要價比網路高,且網路租車的250公里哩程數(每日),現場哩程數只給200公里…,那也沒辦法了。有租車計畫,建議提早網路訂車。

Budget不論車種,網路租車都每天都只有250公里。

Budget: http://www.budget.ca/en/

3. Hertz

也是加拿大滿大的租車公司,但離我住的地方實在太不方便,所以我沒沒租過(>"<抱歉…),僅供參考用。

→ 網友Ken Kc Liao 2014-08-11 留言補充: “謝謝你的分享, 我之前在Hertz租車, 主要是保險都包含在內, 還有無限哩程…"

Hertz: https://www.hertz.ca/

4. 其它

以下幾家也是連鎖店,但地緣關係我們也不熟,僅供參考。^^"

National Car Rental:  http://www.nationalcar.ca/

Enterprise: http://www.enterpriserentacar.ca/

Discount: http://www.discountcar.com/  (一般的小車外,還有搬家的小貨車)

U-Haul: http://www.uhaul.com/ (專租貨車、搬家的小貨車等)

租車可能遇到的額外收費

租車一定得付的費用除了車子本身還有稅金(tax)和一些政府的收費(Environmental Fee … )等等,其它的費用就可能屬於額外的收費。我在網路上看到很多人都會反應說租車被額外收了一些費用,我自己是沒有遇到特殊的狀況,但是我把我知道的情況提供大家。

 1. Toll Route 收費公路

在國外開車,要留意有沒有收費公路Toll Route。大部分的公路都免費,也沒有過路費,但以大多倫多地區來說,最知名的toll route就是407 ETR407 ETR為了讓開車的人避開在大多倫多路段401的壅塞情形,所以另闢的一條收費公路,所以在401, 403 or QEW等開車時候會看到407交會處,不知道不小心就開上去,就乖乖等租車公司送帳單來吧。

407是採用電子道路收費系統,沿路不像台灣高速公路有收費站。收費方式是407出入口有錄影機或訊號機,車子一開上來就開始按照里程數計費(還有另外$1.00是每一程的計費)。租車公司的車都沒有407專用的收發器,所以只要開上去的話,407的營運公司就會依據錄影機拍到的車號進行調查,然後計費。之後就會收到租車公司的帳單啦…。

胖哥有一次開車沒有注意先換車道,但在公路上來不急變換車道於是開上407,開上去後就趕緊找出口下來,但是我說過,這個是額外的收費項目,所以我們也摸摸鼻子付款。如果設定GPS導航,記得選擇toll free的道路。

不小心開上407 ETR被加收的費用

不小心開上407 ETR被加收的費用

2. 保險

租車時,租車公司都會推銷買保險,保險金額看買得內容而定。胖哥的信用卡有提供免費的Loss Damage Waiver (LDW),所以我們每次租車就沒有額外買保險,但已經有基本的保險所以也滿安心的。所以租車前,也建議把手邊的信用卡都拿出來,問問客服中心有沒有提供租車的保險,可以省下一些錢喔,呵呵。

保險的部份,可以訂車時加買,或是取車時再加訂。

3. 積點等program

加拿大有一些公司會有rewards的計畫,著名的就是Air MilesAeroplan。如果租車想要累積點數的話,有一些program是要再加一點點錢才有reward的點數喔。付錢時,請看清楚明細,想累積點數則請自行斟酌。

4. GPS

需要GPS導航的話,設備需另外付費。

5. 兒童座椅

加拿大規定小朋友坐汽車一定要使用安全座椅[1]。如果帶小孩來旅遊,也請摸摸鼻子幫孩子租安全座椅喔。

6. 油錢

通常租車取車時,油箱都是滿的,所以還車時也要加滿再還。如果沒有加滿,由租車公司幫忙加滿油,這時就會依照時價再另外收費。我猜,請租車公司加油一定比自己加貴,所以不想多付錢,請記得還車前先加滿油喔。

7. 哩程數

最上面有提過,有些車種有限制哩程數,加拿大很大,常常隨便開就100公里以上了,所以如果超過規定的哩程數也是要額外收費的。跑長途的人,千萬要自己留意哩程數喔。

8. 車子的損傷

取車時,租車公司會和租賃者檢查車況,一定要仔細看喔。若明顯的損傷一定被收修理費,而且比市價高。有一次租車出遊,隔天早上出發前車胎居然漏風,我們就趕緊換備胎開到修車場[2]補胎,因為我們自己出錢修好了,所以事後也沒被追加費用。

其它需注意的事項

加拿大有許多省份和台灣已經可以互換駕照了,所以說交通法規是類似的,但是有幾個和台灣不一樣的地方需要特別注意,不然就等著吃罰單。

1. 停牌Stop Sign是台灣沒有的一種交通符號,這裡開車很多地方會看到停牌(尤其back roads很多)。沒有停牌時經過路口不用停下來,但是看到停牌一定要確實停車後再開,這是大家的習慣,千萬要遵守。

看到停牌一定要確實停下來喔

看到停牌一定要確實停下來喔

  1. 看到校巴要在20公尺處停等。黃黃的大校巴一停下來,千萬要距離20公尺的地方停等喔。
  2. 若是在多倫多downtown會看到很多street car,street car是沿著軌道走,所以到站會在馬路中間停下來讓乘客上下車,所以看到street car停下來也要是保持距離。

2. 紅燈可以右轉。加拿大的紅燈是可以右轉的喔,看到沒車沒行人就放心的轉吧。

3. Pull Over。pull over就是要靠邊停車的意思,在加拿大只要有救護車、消防車和警車鳴笛閃燈要過的時候,同向車道一定要pull over;對向車道的話,中間沒有安全島的情形也要pull over,有安全島時則不用。這個我覺得很好,才不會妨礙公務和黃金救援時刻,不像台灣居然還有人擋道,政府也不敢罰,真的很令人憤愾。

總結,加拿大選擇租車公司要注意的就是哩程數價錢,額外的付費項目還有開車小心不要弄傷車子。其它需要留意的則是租車日是不是遇到國定假日,如果要租車的時候正巧遇到國定假日或long weekend,車子就一定得提前在網路上租,雖然有些店提供現場租,但是價錢就會比網路還高唷。每個省份的國定假日也略有出入,所以附上一個非官方的國定假日網站供大家參考,加拿大國定假日: http://www.statutoryholidays.com/ 。希望大家在加拿大都有愉快的租車經驗喔。


同場加映(1) – 停車位哪裡找?

開車最討厭找不倒車位,介紹一個美國和加拿大的停車場查詢網站(也有app) Best Parking,它還貼心附上停車的費用喔,供參考~~。

鄰近地區所的停車場和費用

鄰近地區所的停車場和費用

詳細的收費等資料

詳細的收費等資料

BestParking: http://www.bestparking.com/

同場加映(2) – 油價比較app

加拿大的油價是浮動的,油價一天內會調整幾次(或不調整),可能才剛加完油,價錢就調整了…,不像台灣是一個禮拜調整一次。如果不會開車到太郊區,可以看價錢加油,不用一次加到滿。加油最關心油價,附上一個胖哥常用的油價比較app – Gas Buddy。這個app需要開啟location定位所在位置,還需要開啟網路同步最新油價。若不想開啟定位,也可以自己輸入地點查詢油價。供參考摟。:)

Gas Buddy方便的油價比較app

Gas Buddy方便的油價比較app

加拿大的油價是每一百公升的價錢,所以上圖為例,一公升就是CAD$1.179,不要嚇到喔。XD


備註
[1] 安全座椅的詳細規定請跟租車公司詢問,我沒有小孩,還不用傷腦筋…。但我身邊的朋友經驗,(1)13歲以下得坐後座;(2) 36公斤(80磅)或145公分以下,一定要使用安全座椅。
[2] 若鄰近地點不知道哪有修車廠,最容易找的就是Canadian Tire,這是一家加拿大知名連鎖店,有修車、加油等服務,店內還賣各式車用品和雜貨,是我很喜歡光顧的店之一。

正港加拿大的品牌!

出國玩,難免會想買些紀念品之類的東西,所以來加拿大玩,當然想要買Made in Canada的商品,那麼哪些是當地的品牌呢?今天就來個正港加拿大品牌 Canadian Brands[1][2]!!

• 食物

加拿大品牌的食物

加拿大品牌的食物

1. Chapman’s

Chapman’s的標誌是兩個小孩,不是很精美的設計,但是加拿大有名的冰淇淋。雖然帶不回去,但是在這時,可以買來享用。且價錢很親民,特價時常常一大桶只要CAD$3.99,比哈根大使便宜太多啦。吃了一些口味後,胖哥最愛的就是Maple Walnut楓糖核桃。

Chapman's

Chapman’s

2. Tim Hortons

來加拿大玩,就別去Starbucks啦,一定要嚐嚐正宗加拿大咖啡 Tim Hortons呀。是從安大略省的Hamilton起家,所以在Toronto這裡,Tim Hortons的普及率比Starbucks高多了(Vancouver那兒,我倒是覺得Starbucks比較多,大概是因為Starbucks是西雅圖發跡的關係)。這裡麥當當從2013年開始買咖啡就有貼紙,集七張就可以換中杯熱咖啡,但大家人手還是Tim Hortons的咖啡……。胖哥跟我喜歡點一杯黑咖啡和一杯 French Vanilla,French Vanilla有點甜,但喝幾口後加一點黑咖啡就剛剛好啦! :D

加拿大本土品牌 – Tim Hortons

Tim Hortons: http://www.timhortons.com/

3. Dare

Dare是加拿大一個家族企業。餅乾、糖果等都有賣,如果想要買楓糖口味的餅乾,其中一個選擇就是它嘍。楓糖餅乾在Shoppers, Walmart 或大型超市都找的到唷。另外,如果要買餅乾給小孩子的話,Dare另一個廣受小孩子歡迎的餅乾 – Bear Paws,以大人口味來說,嗯…,但是小孩子超愛的啦!!

楓糖餅乾

楓糖餅乾

小孩超愛的熊熊掌餅乾 - Bear Paws

小孩超愛的熊熊掌餅乾 – Bear Paws

4. Leclerc

除了Dare以外,Leclerc也是加拿大的餅乾。源起於Quebec的Leclerc有很多不同的餅乾、巧克力bar,像是celebration, chocomax。celebration餅乾上面覆蓋上一層巧克力,chocomax則是巧克力棒的點心,都很受當地人歡迎唷。

巧克力的Celebration餅乾

巧克力的Celebration餅乾

Celebration滿甜的,但不會太甜,配茶很剛好。另外一種很罪惡的吃法就是把兩片celebration巧克力面朝內,然後夾棉花糖去加熱,就馬上變裝成s’more啦~~ XP。至於chocomax,我只能說,真 的 很 甜。

5. David’s Tea

如果想要買那種花果茶,在加拿大比較知名的兩家店就是David’s TeaTeavana。Teavana是美國的品牌,假如我沒記錯的話是Starbucks公司,至於加拿大的品牌話,就是David’s Tea摟。David’s Tea起源於Toronto,大型的malls內都看的到,綠色系的設計,看起來很清爽。夏天常常會有CAD$1.00的特價茶(要買杯子)。除此外,它的茶具等也都很漂亮喔!

David’s Tea: http://www.davidstea.com/

6. Purdy’s Chocolates

Purdy’s Chocolates是我來加拿大前就知道的牌子。前幾年,胖哥曾經隻身來加拿大半年,那時候正好遇到七夕,遠在太平洋對岸的我,就找了很久,找到Purdy’s Chocolates。可惜,後來我放棄了浪漫的情人節禮物,改挑了實用的東西給他…。這裡的mall內會找到Purdy’s Chocolates的專櫃,夏天的時候,店門口的冰淇淋,可辣手的呢!

紫色系的Purdy's巧克力專賣店

紫色系的Purdy’s巧克力專賣店

2015-3-14 今年意外發現Purdy’s居然在農曆年時有推出過年的禮盒,而且還知道福要倒著,這真的是太厲害了,是不是該捧場買一下咧~~(這只是敗家的藉口吧…)。

2015年的中國年禮盒!!

2015年的中國年禮盒!!

→ Purdy’s Chocolates: http://www.purdys.com

7. Neilson Dairy

唉,我知道Neilson是奶製品的牌子,但是它們也有一些巧克力等等的商品,所以,除了喝喝奶製品,買個巧克力也不錯啊。ㄏㄏㄏ…(逃)。

8. ÏÖGO

這個名字上長眼睛的ÏÖGO是個很新的優酪乳/優酪的牌子,記得我2012年剛到加拿大時,到處都看得到他們的廣告,那時我不知道它到底賣啥,只知道這個黑眼豆豆牌廣告打很大。ÏÖGO 唸起來就像yogurt,現在已經是當地很受歡迎的牌子之一。不妨買一些到飯店冰起來當點心吃~~。

ÏÖGO

ÏÖGO

除了一般吃/喝的優酪,ÏÖGO還有出tube的可以用吸的優酪,很方便唷。

吸得優酪

吸的優酪

9. Liberté

繼ÏÖGO後,再來一個優酪乳/優酪品牌Liberté。緣起於Montreal的Liberté也是加拿大很受歡迎的優酪乳/優酪品牌。我得老實說Liberté的優酪乳/優酪單價相對比較高一點,不過看包裝也就知道它走得是比較高價的路線,喝的優酪乳雖然不便宜,但喝過的都說好喝,我自己都是趁特價的時候買。不過吼,就已經來加拿大玩,不要再買優沛蕾摟,裝高雅吃個Liberté吧。

Liberté

Liberté

10. Red Rose

繼上面的David’s Tea後,加拿大各大超市也有賣加拿大品牌的茶 – Red Rose。好像它有很多種類的茶,但最最popular的應該就是大紅包裝的orange pekoe。我最近喝的茶就是Red Rose摟。

11. Vachon

看起來就不像英文的Vachon,是源起於Quebec的一個點心品牌。超市內可以找到很多Vachon的蛋糕、點心,種類有很多。每次特價的時候就會看到老外買一堆~~。

12. Voortman

講了這麼多Quebec的食品後,換來個Ontario起家的Voortman。Voortman在各大超市也都很常見,有水果餡的餅乾也有威化餅(Wafer),也很好吃。除了買已經包裝好的以外,我知道有某超市有秤重的餅乾,就是Voortman的唷。

幾種Voortman的餅乾

幾種Voortman的餅乾

身體清潔、保養

1. Canus

ㄟ,肯拿士應該不用多做介紹了吧> <“。老實說,在加拿大,Canus反而不出名,也不是popular的品牌。不過,在超市(如Metro, noFrills, Walmart, Shoppers, Dollarama…)可以找到沐浴乳、肥皂、baby乳液等。我不定時會在一元店看到,應該不是常態販售的商品,所以有看到就快下手吧,再怎樣都比台灣便宜太多啦!

有些超市可以買到肯拿士沐浴乳和肥皂。

有些超市可以買到肯拿士沐浴乳和肥皂。

Canus: http://www.canusgoatsmilk.com/ (官網的Store Locator那,就可以找到加拿大各地哪些地方可以買到!!)

2. Marc Anthony

第一次用Marc Anthony的洗髮精、護髮乳是我還在台灣,正準備來加拿大的幾個月。忘記哪一家店給的小瓶試用瓶,我個人很喜歡,我覺得很好用,胖哥平常很隨和,用啥都好,他用了也跟我說他覺得滿好用的。

Marc Anthony: http://www.marcanthony.com/

• 服飾及配件

加拿大品牌的服飾

加拿大品牌的服飾

1. Roots

Roots…也是個不需要介紹的品牌吧,哈。Roots的折扣不太多,且單價也不低,但說真的,它的料子確實很好很舒服。如果想買Roots又想不想傷荷包,那就跟我一起來去逛Roots Outlet啦!!

Roots: http://canada.roots.com/

其實,除了買Roots外,加拿大還有應該可以算是Roots副牌的Beaver Canoe。Beaver Canoe一般Roots的店面買不到,只有Target才有賣唷。不過,我沒特別注意價格如何,有逛Target的話,不妨也看看這個牌子。當地也不少人穿唷。

2015-03-04 更新: 唉,Target已經宣佈歇業了,如果還有在其他地方看到,請留言告訴我吧…。= ="

Beaver Canoe

Beaver Canoe

Beaver Canoe: http://canada.roots.com/The-Story-of-Beaver-Canoe/StoryOfBeaverCanoe,default,pg.html

2. Canada Goose

Canada Goose對台灣人來說非常陌生,但這裡真的是非常知名的牌子。我不會用普遍來形容它,因為它太貴了! 冬天的禦寒外套都是CAD$600起跳…(別忘了,加拿大買東西還要外加5%~15%不等的稅)。其實Canada Goose的衣服樣式都非常簡單,但是帽子上那圈毛茸茸的毛是真的毛,質感很好且舒服。它的厚外套上有1-7的等級,等級越高,保暖程度越好,之前網路上看過,在Toronto這帶大概穿3就可以,聽說Alberta穿4左右,不過我覺得每個人對冷不冷的感覺差很大,建議還是看一下衣服上的標示吧。安大略的冬天很冷,所以Canada Goose滿多人穿的說。我在台灣買的羽毛衣,在這裡不夠力,很想買這種高級的保暖外套,可惜荷包負擔太重啦~~(淚奔)。

→ Canada Goose: http://www.canada-goose.com/

3. Moose Knuckles

繼很貴的Canada Goose後,再來一個很貴的Moose Knuckles,隨便一件冬天的厚外套也是CAD$600起跳…。我對它有印象是打工的地方有個有錢的妹妹冬天穿著它們的鮮紅色夾克,這個logo讓我印象深刻。後來,另一個打工妹也買了,聊天才知道,這也是個超貴的牌子,平常很少很少有折扣。我去試穿過,老實說,很重,但是很保暖。第二個打工妹說,她冬天只要一件短T配這件外套就可以了(話說,上個冬天超級冷耶!!),所以我想以正常人來說,在加拿大冬天應該普通的長袖或保暖的長袖配上就很夠了。台灣喔,可能會熱到暈倒吧。= ="

Moose Knuckle: http://www.mooseknucklescanada.com/home

4. Garage

Garage是Quebec起源的加拿大年輕女生品牌。style跟舒服取向Roots不一樣,比較流行時髦,話說還真的很加拿大的穿著。代表的符號是個粉紅色的星星,這裡很多青少女都很喜歡買它家的衣服,在各大malls裡都找的到。單價也不會太高。

Garage: http://www.garageclothing.com/

5. ARDENE

繼年輕女性服飾後,再來一個也同樣是年輕女性為主,而且也從Quebec起家的ARDENE。ARDENE賣得東西包羅萬象,衣服、鞋子、、襪子、流行飾品、圍巾、錢包…都有。且常常特價都是3 for $15.00, 2 for $20.00等等,想穿流行又不想花大錢,就來這兒吧。

ARDENE: http://www.ardene.com/

6. Lululemon

Lululemon 是由西岸的Vancouver起家的運動品牌。住溫哥華的時候,每天都看到隔壁的打工弟都穿他們家的衣福(我一直懷疑他是不是只有這套運動服可以穿…),後來才發現這個牌子很多人穿。質料很舒服,不便宜。不過,對加拿大人來說齁,穿舒服比較重要啦~~。

→ Lululemon: http://shop.lululemon.com/

7. TNA (aritzia)

TNA也是我看很多人穿才認識的品牌,也又是個源起於Vancouver的品牌。其實aritzia旗下有很多品牌,TNA只是其中之一,我看很多年輕女生都穿他們的外套,所以才認識這個品牌。說真的TNA的hoodie有點貴,但是料子真的好,非常舒服喔。artizia的裝潢很不錯,我很喜歡,加上裡面各品牌的調性不一樣,所以可以找到很多不同style的衣服。

TNA: http://aritzia.com/en/brands/tna

8. Arc’teryx 始祖鳥

Arc’teryx始祖鳥也是源自溫哥華的品牌,會知道是因為有親友在詢問,它屬於機能性的服飾,我對它印象不深也不熟悉。台灣有專櫃,有興趣可以到專櫃晃晃。

9. Herschel Supply Co.

又是個Vancouver起家的Herschel的背包不用多說,就是簡單好看啊,每一種樣式又有好多花色/顏色可以選,在加拿大也是非常獸歡迎的牌子。已經脫離學生身份許久,來加拿大以後看到好多人背,其實心裡默默的生火,但一直沒下手,畢竟沒場合背,買了也浪費,唉啊啊。

10. ALDO

相信這是個台灣人不陌生的品牌,ALDO是我在台灣的時候也會逛&買的品牌。local的關係,這裡常常可以遇到好康,去美國逛outlet的時我也會晃晃,所以休閒鞋、冬天的長靴都趁特價在ALDO搞定。

• 其它

1. The Bay

講到加拿大的自營品牌,怎麼可以少了The Bay!

vancouver-downtown-4

The Bay

自1881年開始成立第一家百貨公司的Hudson’s Bay(或叫The Bay)是加拿大老字號的本土百貨公司。雖然說在國外,大家習慣去malls裡面逛各品牌專賣店,但是要去買專櫃保養品等還是會到百貨公司裡找。這裡的百貨公司跟台灣不一樣,部門的商品都全部陳列出來,一次可以找到不同品牌。例如買女鞋,女鞋部的貨架就有各種不同品牌,有時候就只有依照尺碼分,不會依牌子分開陳列(Coach, Hunter這種大牌不算)。不像台灣百貨公司是還要到各品牌專櫃挑。

抱歉,離題了…,我常常三不五時還是喜歡去The Bay逛逛(大型的malls裡面一定找的到),因為百貨公司賣的家用品和雜貨的品質還是比較好。另外,The Bay還有自營的商品,像是衣服、圍巾、手套等,商品的主要就是米色配上綠、紅、黃、藍條紋(上圖的四色),辨識度超高,雖然是百貨公司的自營商品,但是 很 好 看 唷!!

(將不定期繼續更新…;照片也會陸續偷拍補上XD)


延伸閱讀


備註
[1] 品牌名稱和logo的大小排序等跟推薦不推薦無關唷。另外,若我有誤解,把品牌誤認為加拿大的牌子,歡迎大家不吝糾正唷! :)
[2] 商品的照片我隨意拍,同品牌通常有很多不同商品,請自己挑選喜歡的喔。

我愛Old Navy

北美這裡的商店打折的時候,還真是不手軟,如果不用急著買衣服的時候,通常都會等特價再買。今天是Old Navy的特價日,我又衝啦~。

Old Navy每年都會有夾腳拖鞋(Flip-Flops)的一元特價,跟一元店一樣的價錢,當然要趁早上上班前,先去買幾雙摟。除了夾腳拖特價外,今天還推出女生CAD$2.00的坦克背心,比上次CAD4.00時還便宜,所以我也隨便挑幾件。所以今天幫胖哥和自己共買了五雙夾腳拖鞋和三件背心,含稅後總共才花了CAD$12.43。太划算啦!! :D

Old Navy的Flip-Flops 一元特價~

Old Navy的Flip-Flops 一元特價~

今天是趁等公車前的空檔去買,根本沒有時間逛,有點可惜。因為Old Navy有時特價,還會提供coupon可以減價,像今天額外的折扣是滿$35.00減$5.00,因為Old Navy的單價不高,加上材質舒服,結帳時,大夥兒都買了一車呢。XD


延伸閱讀

加拿大購物的消費稅

在加拿大購物,稅的部份跟台灣大不同唷!!台灣買東西時,看到的售價都已經含稅了(稅內含);加拿大買東西都要另外付消費稅/銷售稅(稅外加)。所以買東西貨架或價標上的價錢會和實際付款時會不一樣唷。

加拿大消售稅的種類Canada GST HST PST

簡單來說消售稅基本上有以下三種:

1.聯邦政府 – 商品及服務稅 (GST; Goods and Services Tax)

加拿大是聯邦體系,所以購物的時候需要付稅給聯邦政府。聯邦政府的稅是商品及服務稅(Goods and Services Tax,GST),或是稱貨勞稅。

2.省 – 銷售稅 (PST; Provincial Sales Tax)

除了Alberta(AB, 亞伯達)和北方3個territories只收5%聯邦稅(GST),其他的省份會另外課PST。Quebec的部份不叫做PST,稱為QST。

3.合併銷售稅 (HST; Harmonized Sales Tax)

有些省份直接將GST和PST合併,合併後的稅稱之為HST。

以上是三種加拿大的銷售稅種類。有的省份只收GST; 有的省份收GST+PST; 而其它省份則是將兩者合併為HST。請繼續往下。

加拿大各省份的銷售稅率

加拿大共有10個省份(provinces)和3個領土/地區(territories)。3個territories只收5%聯邦稅(GST),其它10個省份除了Alberta(AB, 亞伯達)只收5%聯邦稅(GST);其它省份有的是收HST,有的是收GSP+PST。一般性的消費,稅率參考下表[1]

省份 稅率 總計稅率 參考網址
Alberta (AB,亞伯達省) GST 5% 5%
British Columbia (BC,卑詩省) GST + PST 5% + 7% 12% BC Provincial Sales Tax
Manitoba (MB,曼尼托巴省) GST + PST 5% + 8% 13% Manitoba Taxes Administered
New Brunswick (NB,新伯倫瑞克省) HST 13% 13% NB Harmonized Sales Tax
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 (NL,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省) HST 13% 13% NL Harmonized Sales Tax
Nova Scotia (NS,新斯科細亞省) HST 15% 15% NS Harmonized Sales Tax & Rebates
Ontario (ON,安大略省) HST 13% 13% ON Harmonized Sales Tax
Prince Edward Island (PEI,愛德華王子島)[2] GST+PST 5% + 9% 14% PEI Revenue Tax (PST)
Quebec (QC,魁北克)[2] GST + QST 5% + 9.975% 14.975% Revenu Québec Web site
Saskatchewan (SK,薩斯喀徹溫) GST + PST 5% + 5% 10% SK Provincial Sales Tax
Northwest Territories (NT,西北地區) GST 5% 5%
Nunavut (NU,努納武特) GST 5% 5%
Yukon (YT,育空區) GST 5% 5%

(製表日期:2013-12-07)

銷售稅課稅的品項

加拿大是萬萬稅這檔事已經不是新聞了。舉凡買衣服、鞋子、每個月的手機費、水電瓦斯費、買郵票、餐廳吃飯、剪頭髮等等,全部都要稅(服務類型的消費,還要另外給小費…),稅率則如上面提過的由各個省份制定。 不過加拿大政府很照顧居民,所以買食材(蔬菜、水果、海鮮、肉)、奶、蛋、麵包[3]、烹調用的各種調味料、某些簡單未加工的餅乾、生的核果類、罐頭、冷凍食品、果汁(蘋果汁、柳橙汁…)、泡麵等等都免稅。我自己簡單的歸類,民生必須的食物或是回家以後還得烹調過的東西都免稅。其它像純檸檬汁(Lemon Juice)免稅,檸檬果汁(Lemonade)要稅;吃的優酪免稅,喝的優酪乳就要稅。有一次我在超市買東西,看到一對老夫妻,他們只買不用稅的食物,一看到收銀機上顯示某種食物要打稅,就馬上不買那個東西,挺堅持的。以上是食物。 在安大略省(Ontario)書籍的部份,只要5%的GST小朋友的衣服、鞋、尿布等也只要5%的GST。女性同胞非常需要的衛生棉類商品,不用稅。其它省份的詳情我不知道,但我想應該相去不遠。安大略省其它的消費則就是13%。從美國馬里蘭州來的朋友,聽到我們的稅是13%後,就說以後不能再嫌美國稅高了,他們只付6%的稅,真的是太便宜了!!

加拿大沒有遊客退稅的機制,所以有來加拿大跨省份旅遊,要購物的話,建議可以先了解各省的稅率,如果是全國性的連鎖商店(像Roots等)就可以趁在稅率低一點的省份消費,可以省下不少錢喔!


備註
[1] 這個表格只適用於一般的消費。旅館、菸酒、不動產、保險費、醫療、油等等的消售稅,每個省份有另外的規定,詳情要上各省份官網查,不適用上述表格
[2] 稅的部份,通常是銷售的金額分別乘上PST、GST或HST。但是在Quebec 和 PEI這兩個地方的算法不一樣。Quebec 和 PEI的消費稅是先將買東西的金額乘上5%的GST,然後再用這個總額計算PST。以PEI為例,買CAD$100的商品,GST是CAD$5 (100 * 5%),PST是CAD$9.45 {(100 * 1.05%) *9% },所以總共要付CAD$114.45 (若直接乘的話(5%+9%),只要付CAD$114.00即可)。
[3] 這裡所指的免稅麵包最陽春那種歐式麵包、吐司、貝果等。台式麵包、三明治類的因為有"加工"過,所以是要稅滴。


延伸閱讀

加拿大省錢大作戰(3): Mail-In Rebate/Try Me Free

第一次聽到Mail-In Rebate (或Try Me Free )這個詞兒,是我在練習英文聽力時,在一個美國人的網路教材上聽到的,我覺得很有趣但也沒把它當回事。後來有搬來多倫多後,朋友告訴我加拿大有Mail-In Rebate,我才開始覺得這玩意兒挺新鮮捏。

Mail-In Rebate/Try Me Free是什麼呢? 其實它有一點點類似coupon折價,都是減價回饋消費者。不一樣的是,Mail-In Rebate/Try Me Free是需要客人買東西後,把收據和表格等寄回公司,他們再退支票給客人

有些Mail-In Rebate/Try Me Free的活動是提供多少錢的優惠,消費者買了這樣限定的商品後,廠商就最多退回多少錢。單價低一點商品,例如空氣芳香劑,大部分可以收到全額的退款[1];單價高一點的商品,例如電動除毛刀,可能就只能退回一部分的錢,但退的錢也不少,多達10元~15元。

我住的這一個區域,星期三到五,通常都會有派報的送報紙、flyers給每間住戶,偶爾就會看到Mail-In Rebate/Try Me Free的傳單(下圖)。

Mail-In-Rebate-1

某公司的Mail-In Rebate/Try Me Free表格

使用方式

Step 1. 拿到傳單後,請仔細看一下適用的商品名稱、規格、購買日期、收件截止日期和回饋的金額等使用說明[2]。有的公司回饋的金額會補貼郵資和稅[3],有的不會,所以自己斟酌摟。

Step 2. 依照上述的條件,到超市或商店買東西。買好之後,一定要保存好收據唷!!

Step 3. 拿著手邊的收據,根據表格上的規定,(1)填妥申請表格;(2)把收據上這個商品和金額圈起來;(3)然後把條碼(Barcode/UPC)寫在收據上;(4)再把收據和表格一起寄回傳單上的地址[4]。如果漏掉任何一個步驟或是沒有遵守使用說明的話,就拿不到回饋的錢錢唷。

Mail-In-Rebate-2

一定要仔細閱讀並參考上面所說的步驟唷

Step 4. 等阿等,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吧,就可以收到寄來的支票了。例如我這次買到的價錢是$3.38(含稅),所以這次促銷活動拿到的退款就是$3.38。^^

收到退款的支票摟

備註:
[1] 退款金額是看購買的金額,如果買的價錢超過退款的金額,多出來的部份就要自己吸收。話說回來,還是很划算。
[2] 這種Mail-In Rebate/Try Me Free的活動,通常每一個家庭指限用申請一組免費唷。
[3] 加拿大的稅是外加,和台灣不一樣。也就是說商店看到價標的價錢是未稅,含稅的金額則是在結帳時會知道。有興趣請參考加拿大稅的介紹
[4] 每個公司或每個產品的回饋規則不一樣,這只是普遍的使用規則,詳細說明一定要仔細閱讀上面的步驟


延伸閱讀

加拿大省錢大作戰(2): Price Match 比價

Price Match這檔事,我住在溫哥華不知道,來了多倫多後才發現這裡很多商店都有Price Match/Ad Match

Price Match的訊息在flyers上找到

Price Match的訊息在flyers上找到

什麼是Price Match呢? 就是同一個品牌商品,相同規格、尺寸、容量等,在相同檔期時[1],A商店的flyer價錢若比B商店低,這個時候,客人就可以拿著A商店的flyer到B商店去用比較低的價錢買[2]。說真的,這招我從來沒有試過,因為胖哥跟我只有兩個人,用的少,吃得也少,且住的地方離各大超市都滿近的,就今天晃到這家買,明天再去那家買。但我真的有看過洋人確實這樣拿flyer去比較,也確實用低價買到他需要的東西了。所以Price Match係金ㄟ!!

同樣規格、容量的相同商品,就適用Price Match

同樣規格、容量的相同商品,就適用Price Match

像這一個禮拜,正好某品牌1.75L的果汁在兩家大型超市正好都在特價(參考上圖),A只賣CAD$2.00,B卻要賣CAD$2.47,顧客到B超市買東西時,就可以拿A超市的flyer給收銀員看,B超市的收銀員就會用CAD$2.00的價錢給客人。

多倫多這裡的連鎖超市太多了,像FreshCo, No Frills, WalmartReal Canadian Superstore 這幾家有提供price match。像Whole Foods或metro這種訴求舒服乾淨或說比較高級的超市,就沒有摟!!

其實這個服務的用意很不錯,對商家來說,可以吸引到客人來買,對消費者來說,可以幫荷包省錢,尤其對那種沒有時間或不方便到處買的家庭來說,只要帶著flyers [3]就可以省些錢,真的是很棒。

(2013-05-16) 為了對自己寫的文章負責,今天要去no frills買麵包時,特地選了Walmart正在特價的便宜牙刷試試看price match。結帳時,我拿著flyer還沒開口,cashier就自己問說是不是要price match,她看完flyer上的商品和價錢,二話不說就直接給我Walmart的價錢。所以順利用price match的方式買到別家超市的特價商品 – CAD$0.97牙刷一支。第一次這樣做,還真是不好意思。 ^^"

順利用price match的方式買到別家超市的特價牙刷

順利用price match的方式買到別家超市的特價牙刷

備註
[1] 以超市來說,這裡的檔期通常是7天。有些店有2-3天的限時特價,就不一定能price match了,得看各超市的規定。
[2] Price Match的詳細使用規定,請務必參考每家店的規定。那種買一送一(buy one get one free)、出清品(Clearance),買第一件第二件五折(buy 1 get 1 50% off)等等的特價方案也不適用。
[3] 現在手機APP太方便了,所以有一些超市也讓顧客用手機APP的flyers比價。只要日期、規格和哪間超市等資料清楚可以看得出來,通常也都可以接受了。


延伸閱讀

加拿大必逛/推薦的店

不知不覺來加拿大也一年多了,這裡有一些我個人覺得加拿大這裡還不錯逛、local很愛的品牌或店,供大家參考。

個人覺得加拿大當地還不錯的店

個人覺得加拿大當地還不錯的店

Tim Hortons – 加拿大本土連鎖咖啡店

想逛街或逛類了,來Tim Hortons 吃個小點心、喝杯咖啡再繼續吧。

加拿大本土品牌 - Tim Hortons

加拿大本土品牌 – Tim Hortons

Tim Hortons 餐廳

Tim Hortons 餐廳

Tim Hortons是加拿大起家的本土連鎖咖啡店,到加拿大玩,當然要喝個local的咖啡摟,不要喝星巴客了啦。根據The Perfect Bite這個網路節目,Tim Hortons的黑咖啡比Starbucks的評價高。我覺得溫哥華的Tim Hortons店比Starbucks少,但是多倫多這裡就相反,Tim Hortons很多呢。有時候胖哥和我就買杯咖啡配個甜甜圈或點心,也挺悠閒。

選擇多樣化的甜甜圈

最近特價的商品是黑咖啡配甜甜圈只要CAD$1.99,夏天的時候,冷飲常常特價CAD$1.00,價格算很便宜呢。除了喝黑咖啡,我個人還滿喜歡French Vanilla,北美的口味很重,所以我自己會再加一點點黑咖啡,這樣子甜度剛剛好又香,嘻。

Tim Hortons
官網: http://www.timhortons.com/

Roots

講到服飾類,第一個一定是Roots。大malls裡都看得到,其實在當地的售價也不便宜,但是料子沒話說真的好,所以比較貴摟。

想撿便宜,加拿大很多地方都有算是outlet的Roots 73,想撿便宜買,就來這裡吧(參考這裡)。

Roots Outlet Store

Roots
官網: http://canada.roots.com/

Old Navy – 服飾

Old Navy是GAP的副牌。台灣沒有Old Navy的專櫃,但是網路上有不少賣家在賣Old Navy(好像有人翻譯為老海軍)。我身邊的朋友有人會特地在網路上買GAP或Old Navy的服飾送到台灣。加拿大的售價是比美國貴了一點,但沒有去美國的話,來加拿大買也是不錯的機會。

Old Navy的衣服種類很多,配件也都很好看,加上又不貴折扣也多,在加拿大也很受歡迎。至於質料,胖哥的T-shirt很多都是Old Navy的,他喜歡穿純棉的衣服,我們有買過其它同等價位的衣服,比較起來Old Navy的質料穿起來比較舒服也比較耐穿。我自己則是那種一年四季都要穿背心的人,買過幾家不同的品牌後,我發現自己也比較喜歡穿Old Navy的背心,就算洗過幾次後,料子穿起來還是很舒服。

Old Navy
官網: http://www.oldnavy.ca/

lululemon athletica – 運動服飾

lululemon athletica 是個自詡瑜伽風格的運動品牌服飾,源起於加拿大溫哥華。目前在美加地區的店面很多,在當地很受歡迎的品牌,很多人都穿它們的運動服唷。

lululemon athletica
官網: http://shop.lululemon.com/

Ardene – 女生服飾、配件

我很喜歡逛Ardene,這裡有賣衣服、首飾、頭飾、圍巾、皮包、皮夾、鞋子各種寶物,重點是便宜。衣服很多都是兩件CAD$30.00,圍巾則有兩條CAD$15.00,首飾三件CAD$15.00等等的價位,且絕對是加拿大當地人的流行穿戴,幾乎大一點的mall都有Ardene的分店。

Ardene

Ardene

既然講求便宜,老實說Ardene的質料當然就普普,看個人的穿搭習慣挑,我自己推薦買配件類、搭配性的服飾(牛仔背心、外套…)或是夏天的衣服,還是可以挑到不錯的流行品;冬天衣服重保暖,我會花多一點錢買好牌子。還有我建議別買鞋子,因為穿雙好鞋子走路對雙腳比較好,我自己貪便宜買過兩雙$10,恩,就是不建議(夏天flip-flap倒是可以)。

專門賣配件的品牌還有美國品牌Claire,自己的感覺Claire的東西比較可愛,年齡層偏低一點(有賣Justin Bieber, One Direction, Hello Kitty的週邊商品……),所以反而可以到Claire找到一些滿可愛的裝飾品可以放房間唷。另外Claire還有一些很可愛的護唇膏(lip gloss),像是家樂氏穀片、Hershey’s巧克力、Reese Peanut Butter Cup等口味的,很有趣。但是同樣的商品,在加拿大就硬是比美國貴,所以如果是美加團的話,到美國再買嘿,還可以省下一些稅!

Ardene
官網: http://www.ardene.com/

Sirens – 女生服飾

Sirens是加拿大當地廉價的流行服飾,我記得那時候剛到溫哥華,在mall裡打工時,一堆小姐老愛問我Sirens在哪,後來我就特別去找了這家店,逛了以後才知道,這裡的衣服便宜又流行,難怪很受當地女生的歡迎。其它廉價的流行服飾店還有Urban Behavior, Urban Planet…等。不過老實說,Sirens, Ardene, Urban Behavior 或Urban Planet這些店的衣服都是以流行為主,所以材質就比較不好。我自己要買質感好一點但價位偏中等的時候,還是會去Old Navy, Garage, H&MZara摟。對質感很講究的話吼,那就到Aritzia, Ann Taylor等等店吧。

Sirens
官網: http://www.sirensfashion.com/

Garage – 女生服飾

Garage是我個人很喜歡的加拿大本土品牌,衣服比較年輕、休閒。也因為是加拿大的牌子,所以風格就非常的"加拿大"。這裡很多年輕女生也都是穿它們的衣服,提袋率很高。話說,我去年的秋冬裝都在Garage搞定。@@"

Garage
官網: http://www.garage.ca/

Bath & Body Works – 香氛乳液、清潔用品、蠟燭等

對喜歡香香乳液的人來說,Bath & Body Works絕對不陌生。雖然台灣來說Victoria’s Secrets的知名度較高,但我個人感覺加拿大這裡Bath & Body Works比較受歡迎。幾乎每個大型一點的malls都可以找到Bath & Body Works的店面,但Victoria’s Secrets的就比較少,溫哥華地區甚至是去年(2012)才開了第一家分店,很訝異吧!

Bath & Body Works 香氛保養品~

Bath & Body Works 香氛保養品~

Bath & Body Works除了有乳液外,還有清潔用品和蠟燭等,都是香香的。其中我個人覺得很實用的就是抗菌(Anti-Bacteria)的產品和隨身攜帶的免洗抗菌產品(PocketBac,似乾洗手),超方便的。更棒的是,他們常常有不同的活動,所以不定期都可以遇到各種折扣,例如沐浴乳、乳液等一罐都CAD$3.00或是PocketBac五個CAD$5.00之類的,所以提袋率很高呀~~!

Hand Soap and Pocket Bac

Hand Soap and Pocket Bac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可愛的小東西,車用的芳香劑等。

可愛的小包,可以放口紅等

可愛的小包,可以放口紅等

Bath & Body Works
官網: http://www.bathandbodyworks.com/

Chapters, Indigo, Coles – 書店

喜歡買書、文具等,到加拿大玩就來逛Chapters或Indigo吧。

Indigo

Indigo

這Chapters, Indigo 和 Coles是同一集團的書店,Indigo和Chapters的定位我分不出來,滿類似的,但Coles感覺就是比較小型的店面。逛這裡的感覺很類似逛誠品。除了各種書籍外,還可以買到一些有特色的文具用品和家飾品,或是一些自營品牌的商品。然後這些商品都很好看且質感好,真的。

書種類多,但陳設不擁擠

書種類多,但陳設不擁擠

各種Indigo自營商品

各種Indigo自營商品

有小孩子的話,這裡有專門的兒童區。至於稅,安大略省這裡買書的話稅只要聯邦稅5%。:)

除了實體書店,它們的網路商店也有很多商品可以選擇,不定期還有很多促銷。網路訂貨後,可以選擇送到家裡或是到這三家書店的實體門市取貨,很方便。

Chapters, Indigo
官網: http://www.chapters.indigo.ca/home/

Winners – 名牌折扣店

Winners是個名牌的outlet,這裡從嬰幼兒到成人的服飾、內衣、襪子、皮包、配件(圍巾、飾品、帽子等)、鞋子等等都有,此外還有賣很多玩具、食品、廚房用品、家飾品、家用品(衣架、置物架)、化妝品、精美的肥皂、禮盒等等。因為台灣的品牌算少,有很多我們沒見過的品牌,知名的牌子的話這裡有Godiva(巧克力), Coach, CK, Columbia, Diesel, Nike, Adidas, Tommy, Roxy, DKNY, Kenneth Cole, Michael Kors…超多東西的!所以要在這裡買到寶,不但要有時間還得識貨。

Winners

Winners

之前我在一般商店買烤盤,自以為都一樣,後來有一次我在Winners買了一個特價的烤盤(特價後才跟超市的價錢差不多),我用了才知道好東西真的有差,不但不沾且脫模和清洗都超輕鬆!! 所以現在我一進Winners都是去找一些廚具、家飾用品。好在我們住的地方附近就有一間Winners,所以我們沒事就會晃進去看看有沒有好貨。衣物、鞋類的話也是很多品牌,冬天的羽毛衣或大外套,在這裡買就很划算摟。我自己買到The North Face秋天的雙排扣外套約CAD$49.99。今年回台灣過年的時候,在這裡買到一個售價不到CAD$20.00的超大老虎絨毛娃娃,還有約CAD$24.00的義大利製純羊毛背心孝敬爸爸。不過我們買過最超值的物件就是Diesel牛仔褲,只要CAD$25.00,哈。:D

一些winners的商品,很不會偷拍....

很不會偷拍之一些winners的商品,Coach鞋子不到CAD$80,Timberland短夾也大概才CAD$20!

加拿大人聖誕節的時候都會送禮,所以11~12月時,就會有很多人來挑禮物,像我上語言課有辦個交換禮物的小活動,我也到這裡來挖寶挑禮物,像小包的Godiva巧克力只要CAD$2.99,送人或自己吃都好。

Godiva的巧克力都10塊有找

Godiva的巧克力都10塊有找

我買的各種聖誕節小禮品,每一款都不超過10塊

我買的各種聖誕節小禮品,每一款都不超過10塊

Marshalls 跟Winners一樣是個名牌折扣店,隸屬同一集團,有些地方沒有Winners但可以找到Marshalls。:)

Winners
官網: http://www.winners.ca/

Home Sense – 居家用品

Home Sense和Winners是同一家企業,Winner有賣衣服等,Home Sense就只有賣家用品,也可以來這裡找一些品質好又便宜的商品,例如雙人牌的鍋具這裡不定期會看到唷。

Home Sense
官網: http://www.homesense.ca/en/index.asp/

Dollar Store – 一元店(各種家用品、雜貨、食品)

出國過的人都知道,買紀念品是筆不小的開銷,尤其大家庭或朋友多的人…。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有提過一元店,因為一元店內有很多商品都很便宜,且有made in Canada、U.S.A.、歐洲等其它國家的商品。不但如此,每樣都在CAD$4.00以下,所以很划算。

眾多的一元店中,我個人喜歡到Dollorama挖寶。Dollarama裡面當然有賣很多小品牌的商品,但是不定期也可以買到大品牌的商品,像是3M的菜瓜布、Pantene的洗護髮乳、St. Ives的商品等等。很多商品其實在大型超市、藥妝店也都有賣,但是Dollarama的固定價錢比超市特價時還便宜,何必等到超市特價呢!! 呵呵。

Dollarama的一些品牌商品

Dollarama的一些品牌商品

目前我買到過最超值的商品就是Canus Goat’s Milk (肯拿士山羊奶),我記得台灣一罐要賣到1,000以上,那次我在Dollorama 不管是乳液還是沐浴乳一瓶476ML只要CAD$3.00,是不是送禮自用兩相宜,哈讚。不過很可惜,我最近要再找都找不到,希望他們會再進貨,囧rz。

Canus 山羊乳液

Canus 山羊乳液

2015-01-18 今天去買東西時,意外發現了久違的肯拿士,雖然是肥皂,但也不錯啦,滿便宜的唷!!

意外發現的肯拿士肥皂

意外發現的肯拿士肥皂

如果要買伴手裡的話,這裡也可以買到一些加拿大的伴手禮,雖然可能大多是大陸製,但也是個找小禮品的好去處。:P

加拿大國旗的行李吊牌,CAD$1.25

加拿大國旗的行李吊牌,CAD$1.25

各種加拿大國旗的紀念品: 筆記本、一口杯、水鑽貼紙、襪子錢包等

各種加拿大國旗的紀念品: 筆記本、一口杯、水鑽貼紙、襪子錢包等


延伸閱讀

Old Navy 挖寶撿便宜!

真的不能怪我這麼愛去Old Navy買東西,他們的東西價格挺實在,又常常不定期折扣,買東西真的很划算呀。

四月初到Kamloops時,BC省早就已經進入春天,到處都可以看到大爆炸的花,反觀多倫多這裡,終於在邁入四月的尾聲時,多倫多春天悄悄來了。前兩天還光禿禿的樹,這兩天開始冒出新芽,雖然氣溫都有大概10幾度了,不過這是胖哥和我第一個在多倫多的春天,這樣的天氣還是微涼了點,今天就趁著難得我們都放假的時間,來去Old Navy Clearance挖寶!

為什麼要特地到Old Navy Clearance挖寶呢?因為今年的四月真的很冷,4/21那天還又下了場小雪,話雖如此,四月的時候,各大品牌的春夏裝全都上市啦,清一色細肩帶、背心、短褲…,所以薄長袖只能來去找Clearance區摟。 ^^"

Old Navy和Gap、Banana Republic是同一家廠商,在北美算是很常見和受歡迎的品牌。Old Navy的衣服很多都是純棉的,所以衣服穿起來很舒服,所以會挑的話可以選到很多物美價廉的商品。Old Navy店面的角落會有一個Clearance區,不用特別跑到outlet mall,很方便,且所有的衣服分尺寸掛起來,還滿容易找的,我們有去Old Navy的話,都順便繞到後面Clearance去看看有沒有單品可以買。:P

換季的緣故,Clearance區的女裝最近全面標價再打7折(30% Off),4/26~5/6這幾天正好遇上促銷全店商品又打8折(20% Off)[1],本來只是要幫胖哥找看看有沒有薄長袖可以穿,結果我自己也跑去挑看看有沒有便宜的單品(羞)。

Old Navy挖寶的戰利品,超便宜!

Old Navy挖寶的戰利品,超便宜!

結果,今天胖哥在男裝部選到三件長袖純棉的T-Shirts,我自己則看到了超級便宜的兩件內搭背心和一件實穿的七分袖單品,總共才花了CAD$21.64 (合台幣大概650左右,未稅),哈。挖寶成功~!

2013-09-04 今天下午晃去Old Navy買背心(我和家人都超愛穿背心…),順手買了一條圍巾。標價大概是六塊多加幣,價錢還ok。沒想到結帳時收銀員一刷,發現才CAD$1.47(未稅),比預期的低很多,哈,開心啦。

Old Navy便宜圍巾一條 XD

Old Navy便宜圍巾一條 XD

2013-09-22 最近想換工作,需要褲子和配件,所以趁這個週末所有配件30% off,我又去了Old Navy  = ="。我想找一條休閒黑長褲,晃了半天試穿幾件都不適合,意外在當季商品的貨架區看到一條黑長褲。看了一下,沒有其它尺寸,不過看起來我能穿,試了一下,非常完美,剛剛好,也正好是我想要的款式,標價大概CAD$38,價錢也可以。結帳時一刷,天呀,只要CAD$0.68(未稅)!! 我以為小姐弄錯了,請她確認一下,她檢查一下告訴我這是舊款的出清品,加上今天Clearance有額外30% off,所以真的是CAD$0.68,也太便宜了吧!!!! 你說,我能不愛Old NAvy嘛!! |o|

備註
[1] Old Navy不時會有一些折扣吸引大家去買,所以這些不定期推出的折扣就看運氣。如果喜歡Old Navy的話,結帳時cashier會幫忙登錄email,這樣就可以收到不定期的折扣。


延伸閱讀

第一次到Kamloops(甘露市)搭公車就上手

第一次搭公車之類的就上手系列,今天來到位於British ColumbiaKamloops(甘露市)。這裡是個小地方,公營的大眾運輸系統只有公車,所以很容易了解。

Kamloops Transit System & BC Transit

了解Kamloops的大眾運輸系統前,先要知道,整個British Columbia(卑詩省)只有Greater Vancouver Area(大溫哥華地區)的交通系統是TransLink,離開Greater Vancouver Area後,不論是在Vancouver Island (Victoria, Nanaimo), Kamloops, Prince George, Kelowna, Whistler等,交通系統都在BS Transit查詢

Kamloops Transit System是由Kamloops市和BC Transit共同出資的,不過這些不重要,直接來了解怎麼搭車吧。:)

Kamloops Airport 到市區的交通

Kamloops是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地區,從大溫地區要開車到Rocky Mountain前,一定會先經過Kamloops,車程大約是3~4小時。空中的交通也還好,算是滿多班機從加拿大各地飛過來,不過吼,Kamloops Airport 到 Kamloops City Center的公車少之又少…。

Kamloops Airport,十分小巧可愛...

Kamloops Airport,十分小巧可愛…

Kamloops Airport 航廈外很噴射的飛機模型 XD

Kamloops Airport 航廈外很噴射的飛機模型 XD

機場公共汽車

從Kamloops機場到市區的公車,只有Route 1 (Route 1: Tranquille – to Brocklehurst),但是不是每一班次都有到達機場,會繞到機場的車班編號是1 AP [1]。1 AP平常日會到機場的時間表為7:37am, 7:57am, 4:18pm4:48pm (是的,一天只有四班次…);假日唷,很抱歉,沒有! = ="

kamloops-airport 機場外面的路就是這麼空曠~~

機場外面的路就是這麼空曠~~

如果錯過上面的時間且不怕走路的話,就學我和胖哥走個半小時到附近Crestline Street搭公車(Route 1 或 Route2)去市區吧。這也是為何用google map規劃路線時,就得繞到"機場外面"去搭公車,因為真的沒有公車繞進去呀~~。@@

走了十來分鐘,大概走到Tranquille Road,看到了機場的歡迎標誌,向右轉繼續走去找公車站牌。

歡迎來到Kamloops Airport!

歡迎來到Kamloops Airport!

看著路上的小人,嗯,我沒走錯路

看著路上的小人,嗯,我沒走錯路

大概走30-40分鐘後,到了Crestline  Street後,就可以搭Route 1 或 Route 2到市區摟。

機場Shuttle Bus

機場有Sun Star的Shuttle Bus可以搭,不過太貴了(淡季一個人要42.5加稅!),我根本不考慮,有攜家帶眷的話,還是認命的搭吧。

Sun Star Shuttlehttp://sunstarshuttle.com/

Kamloops市區交通

整個Kamloops地區只有一個zone,不像大溫這麼複雜,很好懂,如果剛到沒有票,投現金就好了。

Kamloops的費率非常簡單...

Kamloops的費率非常簡單…

Cash Fare
Adult $2.25
Senior (65歲以上)
Students (全職學生)
$1.75
Child, 4 or under Free

幾個大的點有Bus Exchange的點,小的地方就是Bus Stop,

Kamloops離開鬧區後的Bus Stop

Kamloops離開鬧區後的Bus Stop

跟其它地方一樣,車票在有效時間內都可以轉乘,投錢後記得跟司機拿Transfer Ticket

Kamloops的Transfer Tickets,像這樣就是3:45前都可以用

Kamloops的Transfer Tickets,像這樣就是3:45前都可以用

行程規畫 Trip Planner

到陌生的地方,難免需要知道搭哪些公車,BC Transit上面沒有提供Trip Planner,所以需要規畫行程,請直接找Google大神吧(BC Transit也是直接轉到Google去~)!!

Kamloops Transit System – BS Transit
官網: http://www.transitbc.com/regions/kam/

City of Kamloops
官網: http://www.kamloops.ca/

備註
[1] 加拿大因為地大,所以同一條路線的公車可能就有幾個編號。主要的路線都一樣,只有比較不這麼多人搭乘的地方可能班次就會比較少。例如,走完全程的編號是Route 200,但比較遠的地方可能不是每班次都會到,所以中間就可能有幾班車編號是Route 200N,會特別繞近機場的可能就是Route 200AP等等。但都是行經的路程是一樣的。


延伸閱讀